脑卒中,作为我国致残率、致死率最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,毫无疑问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。据《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2》数据显示,2020 年我国 40 岁以上居民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为538.1/10万,年龄标化发病率为413.3/10万。 数据之大,令人咋舌!针对脑卒中的防控,虽然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这三高是不可忽视的核心防线,但近年来也有临床研究指出,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,也就是高血同(被称为“第四高”),同样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,不得不防。 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荟萃分...
脑卒中,作为我国致残率、致死率最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,毫无疑问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。据《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2》数据显示,2020 年我国 40 岁以上居民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为538.1/10万,年龄标化发病率为413.3/10万。
数据之大,令人咋舌!针对脑卒中的防控,虽然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这三高是不可忽视的核心防线,但近年来也有临床研究指出,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,也就是高血同(被称为“第四高”),同样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,不得不防。
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荟萃分析:同型半胱氨酸每升高5mol/L,脑卒中风险增加约59%,而同型半胱氨酸每降低3mol/L,脑卒中风险能降低9%~24%。这句话是否会有歧义 修改:所以,毫无疑问,高血同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。
同型半胱氨酸 ↑=脑卒中 ↑?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?
首先,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,是人体蛋氨酸代谢的一个关键物质。当它体内异常蓄积,尤其是超过安全浓度时,会出现以下情况:
增加氧化应激:高血同会加速自由基的生成,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使血管处于慢性炎症状态,同时还会增加脂质的沉积,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埋下种子;
促进血栓形成:高血同会过度激活血小板,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,进而促进血栓生成;
影响血压:高血同会影响血管舒张物质——内源性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,导致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,进一步损伤血管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、发展。
这一系列反应,在某种程度上会和“三高”形成叠加效应,让脑卒中风险激增。
为什么要重视同型半胱氨酸筛查?
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高血同的危害,而且在大多数基础体检项目中,都没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身影,这就导致了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其异常,防治高血同,所以,现在呼吁大家,要重视同型半胱氨酸筛查,尤其是以下人群:
高血压人群:我国75%~80%的高血压患者都伴有高血同;
糖尿病患者:高血同会加剧胰岛素抵抗,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;
有卒中病史者:脑卒中后,高血同的存在是导致卒中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;
老年人:因为饮食、疾病、肠道功能减退等原因,也是高血同的高发人群。
如何直击高血同?小剂量叶酸或是优选方案
补充叶酸被证实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最有效、最经济的手段之一,因为叶酸在促进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,扮演着重要角色。目前临床已推荐,对于脑卒中风险较高的患者,可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每日补充小剂量的叶酸片,如0.4 mg/片的斯利安叶酸片,每天两片,即可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。无论是治疗的便捷性还是药物经济性都很高。
当然,除了补充斯利安叶酸片,还需要注意:
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,如菠菜、甘蓝、动物肝脏、蛋类、坚果类食物。
控制烟酒摄入,以免干扰叶酸代谢。
规律运动和作息,帮助改善代谢紊乱,减少同型半胱氨酸的“荼毒”。
最后,叶酸,这个曾被局限于孕妇、备孕女性使用的维生素,不仅重新在中青年高血压人群找到定位,也逐渐成为以脑卒中、动脉粥样硬化等为代表的多病干预的营养关键策略,持续为脑血管防护增添“稳固屏障”。
参考文献
[1]《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2》概要[J].中国脑血管病杂志,2024,21(08):565-576.
[2]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[J].医药导报,2021,40(01):1-19.
[3] 隋小芳,沈士焜,王凤玲,等. 叶酸在H型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23,61(22):130-133.
[4] 范芳芳, 霍勇. H型高血压:我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关键[J].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防治中心, 2024:243-247.
[5]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骨健康专业委员会.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疗专家共识(2020年版)[J].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, 2020, 7(3): 283-288.
[6] 王慧, 顾婷婷, 舒适.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进展[J]. 系统医学,2025:195-198.